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视频资讯
我校专家在大众网解读三中全会决定:经济体制是改革重点 政府不能越、错、缺位
发布时间:2013-11-14  点击量:

  大众网济南11月14日讯(记者 姜洋)今天上午,365体育游戏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刘跃奎在做客大众网,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他提出,经济体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资源咋配置:

  应该由市场做“决定”,政府不能越、错、缺位

  本次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刘跃奎说,此次提出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是一个很大的亮点,市场作用由以前的“基础性”提升到了“决定性”,表明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方向不动摇的坚定的态度,也理清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是我党在重大理论上的突破,也表明了我党在市场机制上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刘跃奎说,在经济学中,市场配置资源是有效率的,依靠政府配置资源效率则偏低。一个现代完备的市场体系是发展的前提,通过完善市场体系,深化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改革,可实现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从而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那么,源泉涌流后,如何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更多更公平的分配?刘跃奎认为,一方面应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另一方面则是更加关注人民生活。

  如何从政府这个角度来看“决定性”的作用?刘跃奎认为,政府应做到不能越位、不能错位、不能缺位,政府要从事前的审批尽快转向事中事后的监管和服务。因此,当前重要的就是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审批,做到更好的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同时,加强市场监管,特别是像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节,也需要政府更好的发挥作用。

  坚持不动摇:

  强调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双基础,完善非公有制机制

  刘跃奎认为,通过此次公报,可以看出我党对基本经济制度有新的认识。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同时,强调两个毫不动摇,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刘跃奎说,这两个毫不动摇,充分表明他们在参与市场经济方面都是平等的,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定位来阐述,强调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双基础。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时,曾对此进行了探索,坚持和完善和这个制度。此次十八大又进一步提出了要完善非公有制机制,这体现了我党在经济制度方向前进的一大步。

  财政新认识: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从治理国家高度看待财政重要性

  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撑,在刘跃奎看来,公报中提出的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体制是一个大的亮点,从治理国家的高度来看待财政的重要性,是此次全会提出的一个新说法,意味着我党对财政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再一次提升。

  城乡一体化: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确保“四化”同步发展

  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刘跃奎认为,这是对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四化有各自的特点,其中城镇化的特点是创造需求,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力在城镇化;同时城镇化还有一个特点,是农民、市民、政府关系的不好协调。因此,如果不能在工业化开拓的空间内顺利健康的开展的城镇化,就会延续以往的发展方式,让农村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来支持城市的发展。所以,这一次报告当中,提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也提出了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

  此外,在经济体制改革当中,要构建开放型的经济新体制,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建设。刘跃奎说,这从改革的经济体制部署到了开放的体制机制建设,也是围绕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大亮点。

  来源:大众网

上一篇:     下一篇:
版权所有 中共365体育游戏
校址:济南市旅游路3888号  邮编:250103
网站编辑邮箱:dxbj@sddx.gov.cn  技术支持:山东政通科技有限公司
鲁ICP备050351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