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时政要闻
姜异康:在全省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发布时间:2013-09-16  点击量:

在全省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13年8月30日)


姜异康


  省委、省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对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工作进行部署,动员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推动中西部地区科学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而不懈奋斗。

  一、充分认识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的重要意义,努力推动山东科学发展

  我省中西部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省的61.9%和66.2%,在全省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中西部地区发展,在制定实施蓝黄两区规划的同时,不断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研究和推进工作。去年5月,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了构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打造西部经济隆起带的重大决策,得到全省上下普遍赞同和拥护,各地和有关部门积极主动,努力探索,做了大量工作,实际上已经拉开了“一圈”、“一带”建设的序幕。在此期间,省委、省政府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认真研究制定《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最近,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力推动下,两个规划相继完成。这是中西部地区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推动山东科学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做好各项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我省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2012年中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43171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597元;我省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分别占全省的95%和93%。我们在中西部地区调研时,亲身感受到广大干部群众求发展、盼富裕的强烈愿望和不甘落后、顽强进取的奋斗精神,以及在区域内和相对于周边的良好发展态势、巨大潜力。通过科学制定和积极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发展规划,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是基于我们对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和本省省情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是顺应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加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大举措,也是我们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第二,这是抓住机遇、挖掘潜力,培植我省新的经济增长极,打造山东发展新优势的迫切需要。目前,我省中西部地区与东部相比,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差距,但同时也有很多优势,蕴藏着巨大潜力。中西部地区面积广、人口多、市场大、资源比较富集,面向辽阔的华东、华北平原,是全国交通、信息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区域内铁路公路纵横交错、航空水运相互衔接,在承接产业转移、配置生产要素等方面条件优越;集中了一大批科研机构和企业集团总部,高校数量占全省一半以上,研发和创新能力较强;农业比较发达,工业门类齐全,发展商贸物流条件便利,文化积淀深厚、影响力较强,具备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通过积极推进中西部地区科学发展,使这些资源优势和潜在能量得到进一步整合和释放,将会形成新的增长板块,也会推动山东的发展水平有更大的提升。这些年来,省委、省政府一直把它作为一个大的战略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并采取了支持菏泽打造科学发展高地等一系列措施,加强探索,积累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效。2008年到2012年,中西部11个市的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6%,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其中西部6市年均增长13.1%,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这进一步增强了我们推动中西部地区科学发展、打造山东发展新优势的信心和决心。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世界经济正在深度调整,国内经济也处在转型过程中。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关键是如何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我们要善于从经济发展大势中把握规律,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极;善于从比较优势中找准工作着力点,在更大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善于从存在的差距中看到潜力,着力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为推动山东科学发展增添新动力,打开新局面。

  第三,这是统筹全省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格局,增强山东长期发展后劲的战略选择。发展不平衡,是山东省情的一个明显特征。如何统筹兼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省委、省政府长期思考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加强分类指导,这是推动山东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些年来,我们大力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蓝黄两大国家战略进展顺利,两区的生产总值已占到全省的一半以上,成为山东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也为推动中西部地区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随着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两大省级战略规划的出台,在全省就形成了“两区一圈一带”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格局。这样,我省东中西部各区域,都明确了各自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在东部,以发展蓝色经济和高效生态经济为主导,大力实施两个国家战略;在中部,以济南为核心,构建经济紧密型和一体化发展的城市群经济圈;在西部,以条形布局、邻边经济为特征,打造相对于周边地区而言的经济隆起带。这几个区域,既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又能够功能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个特色鲜明、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体现了各区域发展阶段的特点,符合山东实际,是我省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深化和完善,是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向纵深推进的重要标志,对山东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所以,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扎扎实实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隆起带建设。同时,进一步发挥蓝黄两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推动山东科学发展步伐。

  二、明确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的思路和总体要求,把握工作重点

  对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则、产业布局、发展目标、政策保障等方面,两个规划都写得十分清楚,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两个规划体现了一个共同的总要求,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坚定不移。

  这里,我就落实两个规划的有关重大问题强调一下。

  (一)关于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

  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就是以省会济南为核心,与周边六市形成比较紧密的圈状经济区域,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合作共赢,以做大做强省会城市为龙头,以一体化发展为方向,增强城市辐射带动,推进资源要素整合,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区域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水平,在带动中西部地区科学发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省委、省政府是这样考虑的:该区域南接长三角、北临京津冀,东西分别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中原经济区相连,区位优势明显;区域内面积、人口、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增加值都占全省三分之一左右,城乡居民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是我省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之一。特别是区域内各市距离省会济南均150公里左右,人脉文化相通,经济联系密切,具有构建城市群经济圈的良好条件。通过建设城市群经济圈,济南可进一步发挥聚集辐射功能,在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中提高自身实力和竞争力,而周边六市可以在承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中,对接吸纳资源要素,做强自己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另外,该区域位于我省承东启西的位置,这个区域发展好了,可以对全省经济起到重要拉动作用。所以,我们要把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做大做强,形成核心带动、圈层推进、效应扩散的发展格局,在我省参与国内外竞争中发挥骨干作用,成为连接沿海与广大中原地区发展的战略高地。

  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在规划引领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当前,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突出核心作用,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城市群经济圈建设必须要有核心。济南是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和龙头,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快慢、水平高低,关键取决于济南的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以前我们提出要做强省会经济,也是着眼于此。省委、省政府对济南发展高度重视。济南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今后,要把济南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努力实现新的突破。要在城市承载能力上实现新突破。济南现已拉开城市发展的大框架,要树立现代城市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建设文明、舒适、便利、绿色、宜居的特大型城市。要在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汽车、信息、新能源、机械装备等产业集群,促进高端产业集聚发展。要在集聚生产要素上实现新突破。省会城市在集聚生产要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要根据城市发展定位,整合各种资源,构建科研、人才、金融、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增强服务能力,大力吸引和集聚先进要素。要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增强城区辐射带动功能,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努力在推进城乡统筹上走在全省前列。

  第二,密切经济联合,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基本要求,就是联动发展、融合发展、一体化发展,从而形成综合实力强大的区域经济板块。当前,要重点解决好三个问题。一要强化一体化意识。目前区域内各市都表现出较强的经济协作愿望,一体化发展具备一定基础,要因势利导,进一步强化经济协作、互利共赢理念,主动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推动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配置。二要明确当前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内容。区域一体化涉及很多方面,要按照统筹谋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重点突破的原则逐步向前推进。目前要重点推进发展规划、基础设施、要素市场、生态建设、公共服务五个方面的一体化。三要加快建设济莱协作区。莱芜与济南空间相接、产业关联、建设济莱协作区,既可以拓展济南发展空间,又能够促进两市资源和产业整合。要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重要布局上加大工作力度,在交通、通讯、户籍管理、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快同城化步伐,使之成为我省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第三,注重对外承接与辐射,扩大集聚扩散效应。应当看到,现在的经济,是开放的经济。根据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所处的区位和发展水平,应该放宽视野、审视周边,努力与外部区域板块协调互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在空间方位上位于我省东、中、西三大片区的中间地带,在发展程度上介于东部发达和西部欠发达的中间状态,在产业转移上处于东部与西部交流互动的中间区域,对于优化全省生产力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要注重各个方向板块的对接。向东,要与蓝黄两区密切呼应,放大蓝黄两区的辐射带动效应,也为蓝黄两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向西,要发挥比较优势,带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也为自身发展拓展腹地;向南、向北,要主动加强同长三角、京津冀的经济协作,积极探索经济合作的方式和渠道,努力把自身做大作强。

  (二)关于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

  省委、省政府对加快西部地区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倾注了大量心血。通过调研认为,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相比,有着不同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目前虽有一定差距,但也有自己的发展优势和潜力。西部地区工业体系相对完备,中心城市、县城和重点镇错落分布,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发展邻边经济优势明显。所以,西部的发展,必须紧紧盯住市场,盯住周边,综合考虑自身发展阶段、生产要素、周边环境等因素,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走具有西部特色的发展路子。

  基于上述考虑,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就是在我省西部的长条地带,依托贯穿其中的交通干线和优势资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重点镇为骨架,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形成若干发展高地,对周边地区产生聚吸优质生产要素的“海绵”效应和商品流通、产业辐射的“泵压”效应,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为我省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是一项新战略、新课题,在推进方式、突破方向、工作重点等方面,既区别于以往,也与蓝黄两区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有明显不同。工作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要把西部各市作为一个整体,按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统筹推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但同时应当看到,西部地区与中部不同,它没有龙头和核心城市,各市除了有共同的特点,还有不同的优势和条件,其经济联系和发展优势主要面向周边。所以应当强调突出特色、竞相发展。特色就是优势,就是潜力。西部各市能不能突出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发展的水平。要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农业是西部各市的共同优势,也支撑着我省的一产优势,这个优势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只能巩固和加强。工业是西部各市都需要加强的方面,但发展的侧重点应该因地制宜。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形成有本地特色的产业体系和竞争优势。要把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重点镇作为建设重点,面向邻边地区点对点协作,形成各展优势、竞相发展格局。西部大企业较少,这是差距,但客观上也使中小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空间。要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鼓励全民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第二,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这对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过去一说加快发展,往往首先想到扩规模、上项目、比速度,而对质量效益重视不够,这是长期形成的思维惯势,必须从中摆脱出来。当然,根据西部目前的状况,应该在产业发展、项目布局上加大力度,但这必须建立在重视质量效益的基础上。无论是生产经营还是流通环节,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其他工作,都要把提高质量和效益摆在中心位置。在招商引资方面也要特别注意,多引进一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费低、环境污染少的项目,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效益不好的项目宁肯不要。要大力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努力破解制约质量效益的结构性矛盾,促进西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走质量效益型发展路子。

  第三,注重激发内生动力。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外部帮扶固然重要,但根本上还是要依靠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发展理念和思维方式。要把改革创新贯穿到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的全过程,更多地运用改革的办法和市场化手段推动发展。要抓住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财税体制、金融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农村产权制度、企业制度等领域的改革,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坚持畅通金融主渠道与激活民间融资并举,努力做好西部投融资这篇大文章。要把科技创新摆在西部地区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科技创新要先进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要针对西部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缺乏的问题,建立各类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完善人才政策,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要营造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鼓励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大胆探索、开拓进取。

  第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事关生活质量和健康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从总体上看,西部地区大多数地方生态环境较好。但现在也有一些地方“三高”产业比重较大,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的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要统筹考虑环境生态承载能力,宁可经济发展得慢一点、财政收入少一点,也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上一些有污染、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如果我们饥不择食,挖到篮子里就是菜,上一些产能落后、污染严重的项目,那不是政绩,而是“败笔”,将要承担历史的责任,会付出更大的治理代价。要注意节约集约土地,创新供地模式,大力发展飞地经济。西部能源、水、矿产等资源相对丰富,但也要把节约集约利用放到重要位置,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建设“美丽新西部”。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以改革创新精神和求真务实作风抓好规划落实

  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的规划已经出台,目标、任务和措施都很明确,关键在于落实。制定规划不容易,落实的任务更为艰巨。各级要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切实抓出成效来。

  第一,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省里出台两个规划,对中西部地区来说,既是重大机遇,更是重大责任。两个规划内涵比较丰富,但不可能面面俱到。各地情况不同,一定要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科学谋划,研究制定本地的发展规划。制定规划的过程,实际上是深度思考、把握大势的过程,是科学谋划、创新推动的过程,体现着领导者的责任感和工作水平。在制定规划过程中,要切实领会好省里规划精神,认真进行消化吸收,同时深入调查研究,吃透本地情况,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要放眼长远、统筹谋划,把当前与长远、自身发展与区域联动、激发内力与借助外力结合起来。在规划实施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分析研究,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及时加以解决。省直有关部门要按照两个规划的总要求,抓紧编制农业、交通、水利、教育等专项规划,由省发改委协调组织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要对落实两个规划制定具体的工作推进方案,分解落实任务,加强督促检查。

  第二,解放思想、勇于担当。省里在制定两个规划过程中,注重加深对省情的认识,注重解放思想、积极探索。落实好这两个规划,同样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勇于担当。解放思想没有止境,创新实践也没有止境。这些年来,中西部地区许多地方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有的在经济欠发达条件下创办了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资本交易大会,有的在内陆城市探索建起了“无水码头”,有的挖掘历史资源形成了高端文化旅游品牌,有的通过创新方法引进了许多好项目大项目,等等。这些做法都是解放思想、勇于担当的结果,很有说服力。规划落实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思想能不能进一步解放,创新的思路、办法和力度能不能进一步增强,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能不能进一步树立。这是落实好两个规划的根本动力和决定因素。

  第三,加强引导、落实政策。推动中西部地区科学发展,政策扶持至关重要。近年来,我省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实践,使我们积累了一些支持区域发展的经验和可资借鉴的政策。省委、省政府这次将蓝黄两区建设、支持菏泽发展等政策措施进行了认真梳理,能够适用于中西部的都作了吸收,在此基础上又研究制定了一些新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涉及财税、金融、投融资、土地、扶贫、人才、民生保障等诸多领域。我们逐条作了研究,经过多次协商沟通,都很实在。落实这些政策,也需要有务实的精神,做好扎实细致的工作。省里出台这些政策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这次省财政拿出20亿元,建立了两个发展专项资金,并在债券、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还是有限的。省里的政策主要是用于引导,希望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省里出台的扶持政策,各地既要认真研究、积极争取、真正用好,又不能单纯依赖,关键还是要靠自己的艰苦努力。省直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政策的实施细则,并做好向国家有关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争取工作。对国家已经出台的政策,如中原经济区政策和革命老区政策,也要积极争取落实到位。

  第四,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制定和落实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科学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必须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良好的工作作风,认真抓好规划的实施。当前,我省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有序推进,各市县不要等待观望。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规划不能摆形式、做样子,不能提脱离实际的空口号,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而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对群众有益的事情。要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要牢记“政贵有恒”,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努力把科学的规划变成美好的现实。

  第五,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落实两个规划涉及很多地方、部门和单位,必须加强协调、紧密配合。省里要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统筹研究重大问题。中西部各市要建立有效的协作促进机制。要深入研究蓝黄两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问题,加强各区域之间的协作联合,推进共同发展。要充分利用媒体和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的重要意义,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省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为推动中西部地区科学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全省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山东科学发展,共同创造山东人民的美好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版权所有 中共365体育游戏
校址:济南市旅游路3888号  邮编:250103
网站编辑邮箱:dxbj@sddx.gov.cn  技术支持:山东政通科技有限公司
鲁ICP备050351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