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要论摘编
衣芳同志在省委党校课题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发布时间:2009-12-02  点击量:

夯实基础、关注现实

扎实做好课题研究与管理工作


  近年来,我校大力实施课题带动战略,将争取课题立项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充分发挥课题立项和课题研究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尤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代表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水平,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量的多少、完成质量的高低,成为社会公认的衡量一个单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大力实施“课题带动战略”的过程中,尤其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研究与管理工作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把提高项目立项数和提升项目成果的质量作为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项目立项数和资金获得数均列全国省级党校前列。通过项目研究形成了一批重要学术成果,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这也是我校科研工作在全省社科界及全国党校系统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如果说近年来我校科研工作有了一些发展和进步,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的开展,是主要表现也发挥了重要带动作用。这是我们坚持实施课题带动战略的实际效果。但在当前社会科学界对课题研究愈来愈重视、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我们也面临着立项数目下滑的压力和后续研究力量不足的危机。认真总结课题研究与管理的经验、深刻分析认识面临的形势与不足,深入挖掘潜力、增强后劲、发挥优势,努力保持我校高层次课题、特别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的良好势头,是促进科研工作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我们召开这次课题管理会议的根本目的。这里就近几年课题立项、研究和管理工作情况谈几个方面问题。

  一、省级以上课题立项及完成情况简要回顾

  我校是从1996年开始组织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2000年以前获准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仅有9项。自2000年至2009年,我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计42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这些项目共带来项目资金近300万。从年度立项分布情况: 2000年5项、2001年6项、2002年3项、2003年3项、2004年3项、2005年6项、2006年4项、2007年5项、2008年4项、2009年3项;从学科分布角度分析,党建学科9项、哲学学科7项、应用经济学7项、社会学5项、马列科社4项、图书与情报文献3项、经济理论2项、民族学2项、政治学2项、法学2项;从教研部门角度分析,校领导4项、哲学部7项、经济学部3项、科社2项、党建部3项、管理学部2项、政法部4项、马列所3项、校刊4项、图书馆3项、研究生部1项、教务处1项、业教学院1项、科研处4项;这些课题完成情况良好,自2004年以来,国家课题结项由ABC等级制调整为更为严格规范的优秀、良好、合格等级制后,我校结项的21项课题中有6项课题获得优秀等级,其余均为良好等次。没有出现“合格”或“不合格”等次。

  自2002年至2008年,我校承担省社科规划项目130项,今年省社科规划课题立项进行了改革,实行了匿名初评,上会率27%,而我校上会17项,占申报数的35%,获准立项15项。另外自2002年以来,共立项省软科学项目50项,2006年至2009年承担全国党校系统科研项目33项、全省党校系统科研项目151项。自2008年中央党校课题结项鉴定确定优秀标准后,我们有5项被确定为“优秀”。

  二、课题立项、研究与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

  近年来,通过组织实施课题带动战略,我们在课题立项和研究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也获得一些宝贵经验,认真总结这些经验体会,对于我们进一步搞好课题立项和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夯实基础、发挥优势是提高项目立项率和研究水平的基础。各类课题研究能够获准立项、取得良好研究成果,基础在我们的学科优势。没有扎实的学科研究基础,是难以很好地完成各类研究项目的,包括通过立项审查,获得立项研究机会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最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它代表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的最高水平。要争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必须具备相当的科研实力,我们认真分析一般说来课题立项者都是具有扎实的学科研究基础,并有一定的研究积累的。通过对课题立项和研究情况分析,可以看出我们在党建、哲学、应用经济、社会学、马列科社及图书情报文献等学科可以说是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的,政治学、法学学科优势也在增强。随着管理学科的增设,我们在管理学的优势也将得到发挥。从项目研究的情况看,也是学科基础雄厚,研究基础扎实的研究成果质量高。

  2、关注现实、注重创新是提高项目立项率和做好课题研究的关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社科规划项目都是始终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研究中心和主攻方向的,着眼于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规律,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党校系统的课题研究更是体现着这一导向和优势。认真分析得以立项的研究项目,可以看出70%--80%的课题都是应用对策类研究,这是需要在日常的研究基础上特别关注现实问题,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开展研究工作,注意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寻求理论观点的创新和实践对策突破。此外,注重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在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中也非常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进行研究。应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理论界习惯的定性分析的方法、逻辑论证的方法已不能适应要求,在立项课题中和研究成果反映较好的项目中,大都体现了课题研究研究方法的创新,尤其开始重视学科研究方法的交叉交融。

  3、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是课题立项和取得较好研究成果的必要前提。科研工作是极为艰辛的事业、是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安贫乐道的事业精神的,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是课题研究者必备的素质。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中,一切事情都讲回报,虽然课题研究也有一些必要的研究经费,有一些激励政策,但是论证难度大,立项率低,研究难度大,大多数是得不能偿失的,这个失包括时间、精力、精神上的也包括金钱、物质上的。做好一项课题研究,产出一份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在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和关注现实的同时,还需要在某一领域以锲而不舍的精神、舍得付出、乐于奉献的精神扎实深入地长时间研究,这是必备的基础条件和最坚实的研究基础。分析我校至今为止所有的国家课题承担者、尤其是曾主持完成3项及2项国家课题同志,他们在科研工作的付出都是很多的,经常在别人休息、别人与家人共度节假日的时候,他们在苦研课题,而且他们前后立项课题往往产生于同一领域,内容上有着某种内在联系,在研究中不断深化,进而在某一领域有了一定的影响。我们一些同志经常工作到深夜。我们不提倡过多地加班加点,影响身体健康的做法,但是搞科研、做课题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什么精神?耐得住寂寞、甘坐冷板凳的精神的,没有这点精神,是没法成就精品力作的。

  4、坚持学科研究方向,实行课题成长计划,努力形成自己的学科研究特色和优势。我们目前的课题已经形成体系,从系统课题、省课题到国家课题,国家课题中又有从青年课题到一般课题、到重点课题再到重大招标课题,从调研课题到理论研究课题、理论与现实结合的重大研究课题,以锲而不舍的精神、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从系统课题、省课题做起,实施课题成长计划也是取的国家课题最终立项的重要途径。分析我校许多国家课题的产生更充分说明这一点:李新泰校长2008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几个问题研究》正是生成于2002年立项的省规划课题《江泽民党的建设思想研究》、2003年省规划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2006年省规划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建思想研究》;商志晓校长的2007年立项的国家课题《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的体系与布局研究——对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总体把握与考察》生成于2002年省规划课题《全面推进党的伟大工程》、2004年省规划项目《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衣芳校长2004年立项的国家课题《现阶段党群关系和党的群众工作理论研究》生成于2003年省规划课题《中国共产党执政条件下群众工作研究》和2003年的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委托课题《农村党的群众工作调查与研究》;于炳贵主任2003年立项的国家课题《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研究》生成于2002年同题的省规划项目;张友谊主任2008年立项的国家课题《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的地位和意义研究》生成于2004年省规划项目《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与当代价值研究》;牛竹梅同志2007年立项的国家课题《乡村债务现状、成因和对策研究》生成于2005年省规划项目《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乡村债务研究》;韩强同志2009年立项的国家课题《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干部任期制研究》生成于2004年省规划课题《以任期制推动干部制度改革的对策研究》;孔宪香同志2007年立项的国家课题《创新性国家建设中的人力资本激励制度研究》生成于2005年省规划课题《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中的技能型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研究》;谭泓同志2007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成于2005年省规划课题《劳动关系与和谐社会问题研究》。由此可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课题成长计划”的实施与研究,在此过程中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与我们不断研究的深入结合、理论观点的深化在一起的。但我们的教研人员对此还没有引起重视,很多系统课题、省课题在完成过程中还处于被动的浮躁状态。因此,在承担较为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如何科学规划好自己的教学、科研、学习、调研时间安排,如何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学科研究方向、应用对策研究重点与教学内容这点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都是极为重要的。

  5、把好课题研究质量关,充分发挥课题带动效应,促进科研、教学水平提高,收到一举多得效果。科研课题研究对提高我们的科研水平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立项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对于促进基础研究、决策应用及用于教学提高教学科研含量,增强教学的理论厚重感、现实说服力以及对促进同一领域的相关课题的深入研究都具有重要作用。科研处对近三年结项的十余项课题成果予以统计梳理,衣芳校长、张春光、刘贵丰老师的三项课题被国家规划办鉴定为优秀,形成学术论著、学术论文、调研报告等大量阶段性成果;贾英健老师在各类重要学术刊物发表文章18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达5篇,有力地促进了基础研究;王申贺老师先后于2002年2006年围绕社会阶层问题先后立项,仅由此产生的学术专著达7部,同时对社会阶层问题的把握始终处于前沿状态;王培芝老师的课题紧紧围绕群众工作机制重视应用对策研究,产生阶段性文章成果十余项及延伸性课题研究,其中两项被省领导签批用于政府决策;张杰、张传鹤老师的课题在课堂教学、学术研讨等活动中更产生了很大影响;孔宪香老师的课题还未完全结项已发表阶段性文章15篇;谭泓的国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近30项,几乎研究报告的所有主旨内容全部发表,两项阶段性成果用于政府决策,并形成延伸性课题研究,较好地发挥了应用对策研究的作用。这些课题内容绝大多数都在教学中得到应用,对提高教学质量产生重要作用。在省级课题及系统课题中有很多课题较好地用于课堂教学、学术性刊物发表,在自2002年至今为止107项签批课题中,国家课题占3项、中宣部委托课题占1项、省规划课题占15项、省软科学课题占7项、省委委托课题占8项、省系统课题占36项。同时各类高质量的课题成果及丰厚的阶段性成果为新的国家课题及各类课题再立项打下了坚实的前期成果基础。

  6、健全制度、强化管理是做好项目立项、研究与管理的保证条件。近年来,我校不断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先后修订并不断完善《关于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的暂行办法》、《关于高层次科研成果随时奖励的办法》等一系列科研管理的规章制度,为项目的申报与管理提供了比较规范的制度保证。同时在每年的国家课题申报过程中抓好四个关键环节:一是精心组织、全面动员的环节,及时发布课题申报公报、课题指南,召开课题申报动员会,提出要求,努力做到充分发动;二是要求各教研部组织集体攻关,开好三个会即指南分析会、选题论证会和论证讨论会,狠抓确定选题、严密论证的环节,在教研部内展开讨论,主要在选题、论证方面下功夫;三是专家审阅和修改完善环节,对教研人员初步论证的课题论证材料分别进行校内、校外两轮专家审读,提出意见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四是材料申报、技术把关环节,科研处在这一环节对课题论证框架思路、前期成果排列及数据表逐项内容认真做好技术服务工作,保证课题申请书及论证活页技术无错漏、形式要精美。这样一个工作流程和机制,应当说是我们工作的成功经验,实践证明如果认真按照要求去实施,效果是非常好的,发挥了集体优势,在项目论证和立项上是效果明显的。

  三、课题立项、研究与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我们强调实施课题带动战略已经几年了,总结我们课题进展情况,有很大成绩,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的问题有几个方面:

  1、选题缺乏前瞻性、创新性

  确定好的选题是课题研究过程的开始,只有对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和现实问题状况有所了解,特别是对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有所把握,找准研究的切入点,才能抓准选题,这本身就是科研的过程,而且往往是课题立项成功的一半。而“重点建设一批能够增强原创能力、推动理论发展的基础学科,一批有较强对策研究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应用学科,一批立足学术前沿、注重前瞻研究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导向之一,这一导向在立项课题的选题中也得到充分体现。但我们在课题的选题上往往理这些要求相差较远,离学科前沿和现实要求相差较远,存在选题陈旧、空洞、大而化之、抓不到要害问题、缺少冲击力的情况。这种项目即使立项,也很难作出有价值的成果。

  2、论证思路缺乏清晰、不能融会贯通

  课题论证过程体现着论证者对选题深刻的把握,必须以清晰的思路去把握,从“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到“课题研究意义”到“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及“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应该是前后相互联系、融会贯通、融为一体的,但部分项目论证没有深思熟虑,论证本身内容首尾不一。如有的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大而化之,篇幅很长,但只是客观地罗列,与自己选题研究的相关性没有分析或很少分析;又如对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重点难点、主要观点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各自侧重点如何体现等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这些都需要深入研究探讨。

  3、前期相关研究成果较少、课题团队合力缺乏

  课题能否得到立项,除了前瞻性、创新性选题外,课题组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能力非常重要,这主要体现在前期研究成果是否丰厚、课题组成员是否具有能力互补性,能否形成研究合力的优势。我们不分选题缺乏前期研究成果的积累,课题组成员也往往有局限性,不能形成团队互补合力。在不仅对选题立项有影响,对研究成果质量更加有影响。

  4、有些项目研究不够深入,时间安排不尽合理,任务观点,影响了完成质量

  我们一些课题一旦立项,就松了一口气,似乎完事大吉。课题研究由于种种原因,就放到后面去了,不是抓紧进行。而往往到马上临近结项时间了,才慌忙开始作,结果只能匆匆忙忙,草草结项,质量最多也就是一般化。这既反映了我们做课题的同志的单纯任务观点,也反映了我们的项目管理不够严格,中期检查流于形式。

  5、科研管理服务存在差距,尤其在超前性和个性化服务上还有较大距离

  近几年我们在课题管理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如课题申报流程化,提出国家课题申报工作突出展开三个会、把好技术关,等方面在全省、全国党校系统走在前面,但是目前看一是有的流于形式,没有认真抓好,有的教研部始终没有认真落实,还是停留在一般号召,科研处也没有真正抓好落实检查;在课题申报等科研管理服务过程中,我们距离超前性还有很大的距离,申报国家课题、省规划等课题往往在课题指南发布后匆匆忙忙甚至超速度地工作,如何通过组织引导教研人员通过提前分析近年课题指南及相关年份立项课题情况、社科研究规划及理论研究前沿、热点问题和现实问题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及发展变化情况,结合自身学科与科研优势提前筹划,为课题申报提前积累前期成果、提前关注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而据此在日常就能反复思考研究思路、研究创新点,从而在课题指南发布后已能够做到已经胸有成竹,也仅是刚刚考虑到。在软科学申报过程中,我们对信息的了解也处于滞后状态,以至部分教研人员了解信息时已快到申报期,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况我们更了解甚微。同时,我们的科研服务还处于重整体轻个体的状况,对每一位教研人员的科研优势、科研潜能还缺乏把握,更缺乏更为具体化个性化的服务。(我对科研处的工作一直要求是服务,最近提出服务的规范化、服务的个性化,他们很努力,自己认识到了这一点,找到了差距。)

  四、做好结合文章,不断提高课题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

  上述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不一一分析了,重点在下一步怎么办,提几点意见。

  1、准确把握规划、指南、立项要求与发挥学科、科研优势结合起来,在明确研究方向、奠定研究基础、调整选题角度上下真功夫。认真研究课题指南的研究范围、研究方向、研究重点,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及科研优势,选准角度,进行论证,是确保课题立项的首要环节。但是我们的学科基础、自己的研究优势是基础。要努力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课题申报指南具有导向性的作用,但由于每年发布时间与申报时间相隔较短,老师们在选题论证中总有极为紧迫且前期成果积累不足的遗憾,这就要善于将每年可课题指南与五年的“十一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结合起来,要认真研读国家“十一五”社科规划,能够尽早确定选题方向,围绕研究方向多出前期成果、发表系列文章,并且要重视把握社会科学发展的主流、趋势和时代性。尤其应该清楚地了解把握“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研究任务主要是“在研究我们党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在研究重大现实问题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在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体系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而紧密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和科研优势确定较为准确合理的研究方向,并根据课题指南的新动向尤其是准确把握与自身学科科学优势紧密相关的社会发展前瞻问题,确定选题、透彻论证。这是需要下真功夫的。避免盲目抓题,匆忙上阵。

  2、把发挥个人优势与组织集体研讨结合起来,在打造团队优势、发挥集体智慧上下实功夫。要由个人单兵作战向协同攻关、形成特色团队转变。把个体分散的科研力量凝聚成有冲击力的整体,要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色,整合力量,选准带头人,不断提高申报质量。同时应加强学校合作、学科合作及与部门之间的合作,同时要发挥学员的科研优势,善于在社会调研、社会交流中捕捉前瞻性问题,善于调动不同方面的力量,促成课题论证质量的提高。这是需要组织策划,需要政策配套的。组织策划重要在各教研部,策划的水平如何,体现教研部的领导和组织能力;政策配套在学校,政策配套问题是关键,我负责任地向大家承诺,下一步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科学设计、科学论证,努力提供一个更好的、更有利于集体攻关的政策环境。我们共同努力争取能够把我们的整体优势发挥得更好一些。(政策可能相对滞后一些,不会太滞后。)

  3、把提高申报质量与填写好申请书结合起来,在提高申报材料规范化和中标率上下巧功夫。高质量的课题论证是与课题申请书的规范严谨、形式精美紧密相关的。大至论证框架内容清晰、布局合理,小至字体字号行距排列,即使前期科研成果的排列顺序,实际都包含技巧与学问,都体现治学态度是否严谨、体现学风是否扎实,应该在论证中予以重视。同时,科研管理也将以更强的科研服务能力和水平与教研人员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针对教研人员课题申报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重点说明,提出有效思路和对策,共同促使申请书更加规范严谨、形式精美。(今年国家课题论证科研处要搞出一个各部分论证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的分析材料,发到每一个准备申报的教研人员手中。)

  4、把提高课题成果质量与促进基础研究、决策应用及提高教学质量结合起来,在真正发挥课题带动的战略的功能上下大功夫。课题研究是能够收到一举多得效果的,关键是要在做好结合的文章上大下功夫。不要搞科研教学两张皮,要结合好;不要搞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剜到篮子里就是菜,更不要单纯为了评、聘职称而作课题。要实实在在地在发挥课题带动作用上下大的功夫,以课题带动我们的学科建设,以课题研究带动科研水平提高,以课题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个人同样也要着眼于以课题带动个人科研能力、水平的提高,教学水平的提高。

  5、将提高科研管理服务能力与教研人员课题论证及完成质量结合起来,在提高管理服务效益上下功夫。今天就是要向管理要生产力的时代,管理服务水平高低,对我们科研水平的高低影响是很大的。学校要从各方面为教研人员的科研工作提供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包括我们现有的经费支持政策、激励政策和服务,今后还要从各方面提高服务水平。将通过定期举办专题性学术论坛、沙龙,活跃学术氛围,同时提供学术信息,比如邀请我校近年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出色完成各类课题的专家学者参与主讲、围绕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状况、课题论证技巧等,在课题研究的进程中,适时进行进展情况检查,就主要创新观点、当前研究中需要与其他学者共同探讨的疑难等问题展开更加深入的探讨,帮助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有效提高研究质量的好办法!)在筹备此次课题管理会的过程中,科研处对近十年来的各类课题予以梳理发到各教研部门以便于各部门深入分析各自的优势潜力及发展趋向,也力图从中探讨出一些规律性的问题,但由于时间仓促还与最初的设想有较大距离,社科处还将在适当的时间通过数据库的整理分析每位教研人员项目、成果、获奖、研究现状、发展前景等相关信息,根据课题指南相关要求,我们对这些档案进行搜索和统计分析,根据《社科研究“十一五”规划》及近两年课题指南导向性思路,发现更多的课题成长因素,确定更具个性化具体化的重点服务方向。而此类工作更需各教研部门的深入挖掘分析,从而共同携手帮助每一位教研人员提高课题发展方向目标、课题论证完成质量。在今后的科研管理过程中,还将进一步加强与省科技厅、省软科学办公室及其他各类横向部门的联系,使教研人员在及早了解软科学申报信息的同时,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部门横向招标研究项目及时了解。同时还将通过在校园网设立科研信息专栏的方式使大家对国家社科规划办等部门的科研最新消息动态及时了解,从明年一月始我们还为各教研部门订阅了近年7月刚刚创刊的《中国社会科学报》,使大家对整个社科界的前沿信息有较为准确的把握。

  总之,课题研究是一个科研工作的牛鼻子,抓住了这一环,就能够带动整个科研水平的提高,所以我们叫课题带动战略。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天的会议是一是鼓舞工作士气,二是明确努力方向,三是促进下一步工作。具体讲、近期看最重要的是各教研部在会议基础上搞好自己的总结,打好今年的国家课题攻坚战。做到提前谋划、精心操作,确保成功。

  感谢全校教研人员为科研工作做出的贡献!感谢各部门对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

上一篇:     下一篇:
版权所有 中共365体育游戏
校址:济南市旅游路3888号  邮编:250103
网站编辑邮箱:dxbj@sddx.gov.cn  技术支持:山东政通科技有限公司
鲁ICP备0503511号
?